作为全球最热门的留学国家,美国拥有高校超5,300所。可以说是全球高等教育最为发达的国家,其大学对世界的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贡献都不可小觑。每年,在各大世界权威排名中,美国大学均能取得不错的成绩,前100内甚至多达1/3以上的学校都是美国大学。
当然,想要申请美国大学本科,无论从过程、要求还是标准上而言,它和中国高考都是截然不同的两条路。为了申请理想的学校,学生甚至需要提前好几年做准备。
美国本科申请基础知识
一般情况下,美国的本科院校主要有两大类,就是综合性大学和文理学院。
综合性大学,即National University,简称大U。
由于常春藤联盟在全球都享有盛誉,因此,美国的综合性大学知名度更高。它们都相对规模较大,科目设置较多,各种活动也较多。
文理学院,即Liberal Art College,简称LAC。
文理学院是在近几年才开始变得热门起来,没有综合性大学那么全面,文理学院更为注重本科教育,教授们主要将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中来,而不是带研究生或从事大量研究活动。
实际上,一所优秀的文理学院在本科教育方面并不输于综合性大学。而且在某些方面,由于文理学院资金比较充裕,申请者可能更容易获得奖学金。
申请美国大学的主要几个阶段
申请资料准备阶段
1、成绩单
按照美国高中的年制,国际生需要提供9-12年级的成绩单,其中:
在读生国际生:成绩单(中英/英文件)+在读证明+加盖学校骑缝章的信封;
高中毕业生:成绩单(中英/英文件)+毕业证明+加盖学校骑缝章的信封。
2、标化成绩
语言考试:托福(TOEFL)或者雅思(IELTS);
学习能力考试:SAT(SAT I多要求涵盖essay的考试部分;排名靠前的学校还会需要SAT Subject成绩);或者ACT考试成绩;
3、存款证明
存款证明的开具针对两个阶段,一是申请时期,二是录取之后申请签发I20表格、准备签证面签。
申请时期,不同学校对于存款证明的金额有不同的要求,学生需要和规划老师确认开具金额以及开具时间、资金冻结时间等;
录取之后,各学校在审理I20表格所需文件时,对存款证明的开具时间有各自的要求,比如Purdue University要求是最近6个月开具的,宾州州立大学则要求是最近3个月开具的,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目标入读学校的要求准备存款证明。
4、面试
面试也分很多种,如:
校园面试campus interview,多在summer school,campus visit期间进行,美高学生上学期间也可以选择此面试;
校友面试alumni interview,比较灵活,根据校友所在地选择面谈或语音面试;
招生官面试admission officer interview,多在申请审理中进行,招生官通常通过Skype面试;
第三方面试,第三方面试机构提供的面试服务是以录制整理面试视频的方式。
5、作品集
根据学生的专业选择以及活动背景而定,通常艺术类专业及建筑设计相关专业会要求学生提交作品集,而艺术背景背较丰富的学生也可以提前准备作品集,以便提交给目标学校。
6、护照/绿卡信息复印页
选校阶段
1、确认EA/ED/RD申请意愿
EA、ED是冲刺理想学校的机会,但不同学校提供的申请轮次不一样,要求也不一样。同时,早申请是否能够增加学生的录取几率还需要考虑学生的综合实力、标化考试出分情况、文书准备情况、对学校的了解情况,等等。为了合理利用早申请机会,学生需要权衡自己材料的充分程度以及竞争力。
Early Decison,简称ED,ED录取项目在小型文理学院和私立大学中较为常见。它具有绑定性,即申请ED的学生需要签署ED协议,承诺录取后一定入读。截止日期一般在1月1日或1月15日左右
Early Action,简称EA,截止日期一般也在1月1日或1月15日左右,跟ED不同的是,但EA不具有绑定性,即便被学校录取,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是否入读。
Regular Decision,简称RD,截止日期通常在一月,申请结果一般在三月中旬到三月底揭晓,相比以上两种早申,常规申请阶段的竞争会异常激烈。
2、确认选校名单
在选校过程中,学生及家长需综合考虑学校类型(公立vs私立,综合性大学vs文理学院等)、地理位置、排名、申请难度、对国际生的包容度、国际生录取率,校园参观经历,等等。为了充分了解目标学校,建议学生做好学校调查,明确自己与目标院校的匹配度。
一般情况下,选校名单分这三种:
Reach school:冲刺学校,指有很小的概率会被录取的学校;
Target school:匹配学校,指与学生水平相当的学校,有较大的把握被录取。
Safety school:保底校,指以学生现有的成绩和背景几乎可以保证被录取的学校。
材料准备阶段
1、简历Resume
在填写申请系统时,并非所有高校都会要求学生提交简历,也会有一些学校允许学生在学生系统创建学生账号后上传简历。
简历的篇幅需控制在1-2页,避免过多的细节描述,侧重量化结果。
2、推荐信Recommendation letter
推荐信可以分为校内推荐信与校外推荐信。前者多是由辅导员和任课老师撰写,用于提交evaluation forms;校外推荐人可以是summer school、社会实践项目等相关人员,也有高校允许学生提供同辈推荐信(peer recommendation)。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学生需要收集推荐人的姓名、性别、称谓、工作单位、联系方式及地址。
3、活动经历Activity forms
按照各系统的活动列表要求调整活动及获奖经历的描述,包含活动重要性排名、活动时间、频率、活动中的角色、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等,通常各系统会有字符数限制,需妥善调整。
4、文书essay
从申请系统的主文书到学校自拟题目的文书,学生需要多次进行头脑风暴,深挖自己的特质与亮点、精心设计文书主线、反复推敲润色。考虑到文书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学生们需要尽早着手文书编辑工作。
5、写作Writing samples
部分排名靠前的院校需要学生提供writing sample或者graded paper,所以确认选校名单之后,学生们需要确认是否需要提供writing sample,如果需要,则需结合自己的专业目标筛选自己的写作成果。
申请及申请状态跟踪阶段
1、合理安排寄送标化成绩的时间
通常,如果标化考试的成绩已经相对理想,建议学生在递交网申之前的两周就着手寄送成绩报告,以缩短递交申请之后等待申请状态完整的时间。
2、提前提交网申
为了避免赶deadline出现的手忙脚乱、deadline临近系统在线人员过多所引起的申请系统崩溃或付费失败等问题,强烈建议申请学生提前填写网申系统并在检查完备之后早些提交网申。
目前美国大学的网申主要分CA、UC、CAAS以及其他等7大类申请系统:
Common Application,简称CA,70%左右的美国大学都采用CA申请系统进行申请;
UC:即加州申请系统,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加州大学要求申请者UC来提交申请。同理,加州州立大学系统、德州大学系统、纽约州立大学系统也有属于自己的网申系统;
Coalitionfor Access,Affordability and Success,简称CAAS,该系统自2016年4月开始使用,和CA系统相比,CAAS强调更早的准备申请。旨在帮助低收入家庭更早了解和接触美国大学,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美国一流本科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CA系统的不足。
3、积极确认checklist,确保申请状态尽快完整
提交了申请系统之后,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确认checklist上的各项材料都已送到招生办,只有所有要求的材料都被签收,学生的申请状态才会完整,审理才得以开始。而申请材料超过规定的截止时间仍未到达,学生的申请则可能会被撤销掉。
4、更新高三上学期成绩、Midyear Report
对于在读的高三申请学生来讲,RD和EDII的出结果时间均是在第二学期,所以在审理期间学生需要按要求在学生系统或申请系统中更新高三第一学期成绩。在Common系统上,学生的counselor或advisor需要更新提交midyear report.
相对地,为了能进一步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第一学期的成绩最好呈现上升趋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