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中国教育报》第8版“教改风采”栏目刊发了校长郑方贤的署名文章——《坚持国际化办学特色培养高素质人才——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文章展现了我校二十载发展历程中的“三个转向”,以及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文章深入阐述了学校在“十四五”期间,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锚定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办学目标,积极推进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此过程中,学校将“外语+”理念进一步拓展为多元化的国际教育模式,将“数字+”理念践行为人工智能赋能教学,从而为学生提供个性化选择。与此同时,学校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实施“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校合作、学做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多年来,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斐然。在2024年,学生在各类大赛中斩获佳绩,总计获奖70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达510项、省部级奖项190项。在文艺、体育竞赛方面,学生同样表现出色,共获奖项332项,其中国际级奖项76项、国家级奖项218项、省部级奖项38项。2024年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率高达97.68%。
展望未来,学校将矢志不渝地培养高水平人才,为上海产业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坚实的“贤达力量”。
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公众号